@KTzone » 日常 - 新聞時事 » 伊拉克政府“瘦身” 總理一口氣撤123名高官(圖)


2015-9-10 22:22 宅~有何不可
伊拉克政府“瘦身” 總理一口氣撤123名高官(圖)

[img]http://imgcache.sina.com/?s=wh4XpfDq289ZzLosXfL8ncdmtApNxiDDYeXD3859zMVbgS4nvOax1BWcxfEisRTfq9c9wZlHjUH30aq59AZE5UUGicTfp9J%2BkMVgVS4YlZ%2B%2BvTpU1TmDsQjC3I8V3NVHfgcEn[/img]
  資料:8月9日,伊拉克總理阿巴迪在巴格達部長會議上講話。(圖片來源:新華/路透)
  原標題:伊拉克政府“瘦身” 總理一口氣撤123名高官
  新華網北京9月10日電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伊拉克總理海德爾·阿巴迪9日說,他已經解除瞭123名副部長和局長級官員的職位,以繼續推動反腐和政治改革。
  路透社報導,這是阿巴迪政府大規模行政改革的最新一步。阿巴迪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被撤的官員將退休或者被“調整”崗位,他們的職務將由下級暫時代行,直到相關部門完成結構調整、新官上任。
  新華國際客戶端瞭解到,聲明沒有提及哪些政府部門將受“裁員”影響,也沒有說明多少官員面臨退休,又有多少面臨調崗。
  法新社分析,阿巴迪並未提到是否會撤銷相關職位,所以這可能更像是一次人事變動。
  【政府冗員】
  今年8月,阿巴迪政府迫於民?壓力,發起自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政府“瘦身”改革,包括這次解職上百名高官。改革原因是政府冗員問題嚴重,路透社稱,伊拉克政府組成按教派、民族劃界,使無能者居高職,滋生腐敗。
  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推翻瞭以薩達姆為首的遜尼派政府,之後扶持什葉派和庫爾德人進入權力層。在所謂“政治公平”的權力分享協議基礎上,戰後伊拉克政府構成同時擁有3名副總統及3名副總理。而出於平衡伊拉克三大勢力的需要,伊拉克設置瞭大量政府機構和職位,造成政府內部矛盾重重,效率低下,腐敗普遍且嚴重。
[img]http://imgcache.sina.com/?s=%2BUC0oC7gS%2FxfW%2FMde8Kzi9KbfDJBpW1xJTPkkFurkyLMSA9fSA54nvHWqvXmwFZ4xJ24TErIZTdXo%2FL5J%2FQAINsMl8H%2FdxHCvFW0uTGQYPvwdYh3ry91aBd7TLcYrwnOp9bnf[/img]
  8月28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民?集會抗議基礎設施質量低劣、電力短缺等問題。
  此外,政府龐大量臃腫的機構和人員所?生的額外開支給伊拉克財政預算造成巨大負擔,導致包括電力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進程極其緩慢。
  據新華國際客戶端觀察,去年9月阿巴迪組成新一屆政府後撤換瞭一批軍事指揮官和政府高官,但來自當權派和既得利益者的反改革阻力非常大。今年上半年以來,阿巴迪政府放緩瞭步伐,更專註於整合軍隊和什葉派、遜尼派民兵的力量,希望從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手中奪回土地來樹立威望,助推今後的改革。
  【裁員瘦身】
  今年7月底開始,首都巴格達等多個城市持續爆發民?集會遊行,抗議公務人員辦公效率低下,難以維持電力供應等基礎公共服務,各級政府存在大量腐敗問題等。
  伊拉克什葉派最高宗教領袖大阿亞圖拉阿裡·西斯塔尼8月7日呼籲阿巴迪“應在推動政治改革進程中表現得更有魄力和勇氣”。
  民?的抗議以及宗教領袖的表態促使阿巴迪推進改革。8月11日,伊拉克議會全票通過阿巴迪提出的政治改革方案,舉措包括:撤銷副總統、副總理、撤銷及合併一些政府機構、削減政府機構和官員的各種額外開支。
[img]http://imgcache.sina.com/?s=ooSf%2FZP39WFvwX1zxnh2zpkA1WjZ%2BpdLuYjQ%2BWBTtYii6aOh7bhL9XQo%2Bahm%2FLPUyZRrqliXucNxAcBs0WQx0cOy4KvQ0YUkfZViCbxBDmFY3pjgEbALCKvP%2BiErwaSy5oy%2Bz[/img]
  8月28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總理阿巴迪支持者集會,支持他的改革計劃。
  此後,阿巴迪在8月16日宣佈決定將內閣職位由原有的33個削減至22個。18日,阿巴迪宣佈將撤銷內閣成員顧問的職位,並將總理、總統和議會議長的顧問人數限制在5人以下。據伊拉克媒體報導,一些內閣成員此前高薪聘請瞭至少上百名親信甚至是親屬等當顧問。
  新華國際客戶端看到,一些伊拉克政黨擔心阿巴迪以改革、反腐為名排除異己,還有批評人士指出這些改革並未真正提高大?的生活水平,部分措施更涉嫌違憲。(記者楊舟)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