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日常 - 新聞時事 » 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在新疆“高規格”會談?


2015-5-26 14:01 宅~有何不可
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在新疆“高規格”會談?

【僑報網綜合訊】有媒體報導稱,阿富汗官員與塔利班關聯人員日前在烏魯木齊秘密會談,巴基斯坦情報部門撮合瞭此次會談。報導稱,參加烏魯木齊會談的3名塔利班人與巴基斯坦情報機關交往甚密,但這些人並沒有被授權代表塔利班進行和解會談。雙方隻討論瞭和談的先決條件,沒什麼進展。
[img]http://imgcache.sina.com/?s=I04CRIrYJ8oycD2XSKfldMQ%2BZ3ChR246CIf8IJnaZzjih9wAX8dFjq%2Bkhn09P5LwT%2FE5i0Tqk8DVYJKxx[/img]
  [b]中國外交部回應阿和解談判[/b]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5月24日報導,上周阿富汗派出瞭最高規格的使節團與前塔利班官員舉行瞭和平談判。知情人表示,會談於5月19日和20日在新疆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舉行,主要內容是針對未來和平進程的前提條件進行談判。
  報導稱,阿富汗代表團由多名阿富汗和平理事會高級成員組成。代表團由新近被提名為該國國防部長的斯塔尼克紮伊率領。代表團成員還包括總統加尼的執政盟友阿卜杜拉·阿卜杜拉。塔利班則派出瞭三位資深的前官員——賈利爾、拉馬尼與拉紮克參加。據稱,三名人士對塔利班的領導層擁有重要影響。這三人與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關係亦十分緊密。
  而據來自談判雙方的知情人透露,促成這次談判的是巴基斯坦軍情部門,中國官員和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的代表也參加瞭會談。
  一名外交官言簡意賅地道出瞭會談的性質:“這是關於會談的會談。”但是,在周日的一項公開聲明中,塔利班明確否認參與瞭會談。
  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不瞭解有關會談的情況。阿富汗的和平與穩定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作為阿富汗的友好鄰邦,中國高度重視發展中阿關係,希望阿富汗早日實現持久和平、穩定與發展,支持“阿人主導、阿人所有”的和平與和解進程,願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b]中國扮演更具建設性的角色[/b]
  《華爾街日報》認為,盡管此前阿富汗官員早已多次與塔利班舉行非正式會談,但如此次新疆會談這般的高規格,尚屬罕見。在美國的協調下,曾有過促成塔利班與阿政府和談的努力。據新華網報導,2013年6月,塔利班曾在卡塔爾設立辦事處。不過,這一努力卻招致瞭阿富汗前總統卡爾紮伊的強烈反對。卡爾紮伊多次對“美國暗中勾結塔利班”提出批評。由於卡爾紮伊的反對,美國的努力最終成為泡影。
  2014年底,塔利班代表訪華的消息已經見諸報端。當時英國廣播公司在一篇報導中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中國已與塔利班建立溝通渠道。但中國不太可能參與阿總統與塔利班之間的艱苦談判。中國希望為雙方做個介紹,並提供一個供其自行談判的中立場所。
  同年底,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正式結束瞭在阿富汗長達13年的作戰任務。與此相對的則是塔利班組織空前的攻勢。有報導稱,阿富汗總統加尼已請求中國人承擔調停角色。中方則已設立多種論壇,就如何使各方支持阿和平進程展開磋商。
  會談地點所扮演的角色同樣重要,烏魯木齊會談標志著中國外交正在向外不斷拓展其影響力。此前就曾有美國主流媒體發表過類似看法。3月27日,《紐約時報》曾發文表示,中國曾公開提出願意在塔利班和阿富汗政府間斡旋,並最終促成兩者之間的和談。該媒體認為這是中國首次在敏感而又重大的地緣政治問題上主動擔任領導角色。
  《華爾街日報》網站1月6日也曾發表題為《中國為阿富汗和談創造新途徑》的文章表示,中國似乎正在採取全新的地區外交政策,在一段時間內與多個鄰國發生緊張摩擦後,中國希望扮演一個更具建設性的角色。
  報導稱,2014年來,中國已經明顯加大瞭對阿富汗的佈局力度。2014年7月,中國首次設立阿富汗事務特使,首任特使孫玉璽履新後便赴阿富汗、巴基斯坦舉行高規格斡旋活動。“我們準備做更多,發揮更大作用”,孫玉璽在履新後明確表示。2014年10月,中國國傢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與阿富汗總統加尼舉行會晤後,中國承諾向阿富汗提供3.27億美元的民事援助,援助將持續到2017年。2014年11月,中國公安部部長郭聲琨十分罕見地訪問阿富汗,與阿方同行商議反恐與執法安全合作,成為中國將加大對阿富汗安全援助最明顯的信號。
  孫玉璽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更大的戰略是經濟發展,建設包括阿巴在內的新絲綢之路。在這個途經數十個國傢的線路中,資源豐富的阿富汗是關鍵部分之一。為將海灣地區的石油運往中國境內,北京還希望建造途經巴基斯坦的南北經濟走廊。中國為此類龐大工程提供的巨額融資,將極具誘惑力,吸引巴阿和塔利班走到談判桌前。
  (編輯:胡水)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